乌鲁木齐市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多元服务绘就敬老新图景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3日电(一凡 杨雅南 凯丽比努尔·艾尼瓦尔)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 2025 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积极行动,联合沙依巴克区老干部局、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协支队、爱心企业美美秀造型、新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老兵故事馆(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共同启动“银龄暖重阳·情系长者”系列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以精准服务与文化传承为核心,得到了爱心企业美美秀造型的大力支持,为社区老兵及高龄老人送上了温暖而贴心的节日关怀。同时,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这场充满温情的活动中来,本次活动还创新性地通过广播和视频直播的方式,获得了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 FM100.7 新闻广播的倾力支持,通过广播传播活动信息,让广播听众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敬老情;还借助专业的视频直播团队,将活动现场的精彩瞬间实时传递给线上观众,使活动的影响力突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人能够同步参与到这场充满爱与温暖的活动中。

活动架构:三大方向两阶段精准落地
本次重阳系列活动围绕“关爱帮扶、健康助老、文化传承”三大方向分两阶段精准推进,旨在全方位满足社区老兵及高龄老人的需求,让他们在重阳节期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10 月 26 日,“向老兵致敬·为英雄画像”活动率先在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区活动室主会场火热开展。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协支队的成员们满怀敬意,用手中的画笔为老兵们现场创作水彩、素描等形式的肖像作品。他们神情专注,每一笔都饱含着对老兵的崇敬,将老兵们历经岁月却依然坚毅的神情、英雄气概与人生故事一一定格在画布之上。
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敬老活动也在悄然进行。观老兵故事,书笔墨深情。美术学院的书法生古丽米热·吐合提走进老兵故事馆,馆内泛黄的勋章、旧军装以及战火岁月的照片,瞬间将她拉进那段峥嵘历史。她静静地聆听老兵缓缓讲述枪林弹雨中的坚守,那一刻,她才真正懂得“英雄”二字不是书本里的抽象概念,而是用热血与信念筑起的生命丰碑。作为书法生的她,铺开宣纸,凝神写下“穿越烽火,守护灯火,传递薪火”。落笔时,指尖似有千斤重——这不仅是笔墨的晕染,更是她想把对老兵的敬意,刻进每一个笔画里。当老兵接过作品,反复摩挲着纸面,眼角泛起笑意时,她深刻感受到,书法不只是艺术,更是传递情感的桥梁。
一支由青协支队成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画像 + 录像”上门小队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带着绘画工具和录制设备,走进行动不便的健在老兵家中,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在温馨的家中,青协支队成员认真为老兵绘制肖像,志愿者则同步录制老兵口述故事。老兵们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那些充满激情与奋斗的故事在镜头前缓缓展开,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而此时,视频直播团队也在现场忙碌地工作着,他们将上门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直播,让线上的观众能够一同见证这份温暖与感动。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也在直播间里同步讲述着上门服务中的感人瞬间,让广播听众也能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敬老情。
画像活动结束后,下午在老兵故事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精彩上演。志愿者精心组织小朋友担任宣讲员,小朋友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为在场老人宣讲红色故事。童声中的红色基因,如同星星之火,在现场传递,激发着大家对历史的敬意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热情,也让红色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视频直播团队将孩子们精彩的宣讲画面实时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够听到这些充满童真的红色声音;广播电台也通过生动的描述,将现场的氛围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10月28日,社区聚焦便民服务与文化互动,在三角地小区、汇宇小区、府城花苑小区、沁园小区、干休所小区同步开展义务理发服务。此次活动共提供 25 个免费理发名额,优先保障特殊贡献老兵、高龄及独居老人需求。爱心企业美美秀造型不仅提供了专业的理发师团队,还捐赠了部分优质的理发工具和用品。理发师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为老人们精心修剪头发,让老人们焕然一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理完发的老人感慨地说:“这头发一剪,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感谢社区和爱心企业对我们的关心!”
其中,三角地小区活动现场特别引入老兵故事馆“行走的城市记忆馆”志愿服务项目。家住该小区 5 号楼 1 单元 302 室的 84 岁老人许树英,成为现场的焦点。她现场将一把老算盘拨得清脆作响,伴着熟悉的算盘口诀,她以这把承载岁月痕迹的老算盘为引,深情讲述当年工作与生活中的难忘故事——从靠算盘精准计数的日常工作,到特殊时期坚守岗位的奋斗经历。生动的叙述让在场的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协支队的成员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过往岁月的艰辛与辉煌。这场以老算盘为载体的“沉浸式课堂”,不仅传递了老一代革命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让红色记忆与敬老温情深度融合,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视频直播团队将这一温馨而感人的场景实时呈现给线上观众,让大家能够一同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广播电台也通过主播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将现场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此外,当天还同步开展“老兵故事分享”“肖像成果微型展览”“儿童向老兵赠贺卡”等环节。“老兵故事分享”中,老兵们纷纷走上台前,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和人生感悟,让年轻一代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视频直播团队将老兵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够聆听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广播电台也同步转播着老兵们的分享,让广播听众也能感受到这份历史的厚重。“肖像成果微型展览”展示了此前为老兵绘制的肖像作品,一幅幅生动的画像吸引着大家驻足欣赏,感受老兵们的风采,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保家卫国的英勇身姿;视频直播团队用镜头捕捉着每一幅肖像的细节,将这份艺术与敬意传递给线上观众。“儿童向老兵赠贺卡”环节则充满了温情,孩子们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兵,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现场气氛温馨而感人,老兵们接过贺卡,眼中满是感动;视频直播团队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老兵们欣慰的神情一一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人;广播电台也通过主播温馨的话语,将这份浓浓的温情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日常举措:构建常态化敬老服务体系
爱老敬老已成为古城北社区工作的日常重点。除本次重阳专项活动外,社区已构建起常态化敬老服务体系,为老人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一方面,依托“银龄守护”计划,社区建立了老兵及高龄老人信息台账。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入户探访,与老人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健康状况等,为老人们提供精准的帮助和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兵和高龄老人,社区会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另一方面,社区联动沙依巴克区老干部局、老兵故事馆等单位,持续推进“行走的城市记忆馆”项目。通过记录老兵故事、展示老物件,让英雄精神成为社区文化的底色,激励着每一位居民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爱心企业美美秀造型也表达了持续关注社区敬老事业的意愿,后续计划为社区提供更多形式的支持与帮助,如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社区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此次“银龄暖重阳·情系长者”系列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社区老兵及高龄老人送去了温暖和关怀,也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通过广播和视频直播的创新方式,活动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让更多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关爱老人的行动中来。相信在社区、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