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非遗 传承匠心”第四届英吉沙小刀技艺展示评比大赛落幕
小刀大赛金奖作品。郑涛 摄
10月30日,“七秩华章颂天山 匠心焕彩英吉沙”——英吉沙小刀非遗技艺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的“致敬非遗 传承匠心”第四届英吉沙小刀技艺展示评比大赛圆满落幕,由小刀技艺传承人和优秀工匠精心打造的16把英吉沙小刀惊艳亮相,以精湛工艺和独特创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致敬非遗 传承匠心”第四届英吉沙小刀技艺展示评比大赛现场。郑涛 摄
此次大赛历时四天,参赛选手从选材、煅烧、捶打、接合、淬火、刻花、镶嵌、打磨到装饰刀身、刀柄最后成型,全情投入,以专业与热忱生动诠释了“专注、坚守、创新”的工匠精神,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技艺展示比拼。
“此次参赛,我专门设计了一款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小刀。”参赛选手麦麦提·麦麦图尔荪把刀把尾端设计成石榴形状,寓意各民族一家亲,工艺上用白银包裹刀背,雕刻巴达木花,并镶嵌松石当装饰,整个小刀用料考究,做工精细。

专家评审团评审参赛作品。郑涛 摄
大赛邀请英吉沙小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甫尔·热合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小刀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中明、郑业存等组成专业评审团,从成品硬度、工艺水平、传承创新、美观实用、艺术收藏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谨公正的评审。最终评选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麦麦提·麦麦图尔荪说制作的小刀在比赛中获得金奖。他激动的说:“要认真学习,跟阳江的师傅们多交流,继续改进制作工艺,把英吉沙小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

大赛作品集中展示。玉苏普江 摄
现场展台上,16把兼具原真性与创新性的小刀引得各地游客驻足观赏,深入了解英吉沙小刀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
“我们专门过来看小刀,正好碰上了小刀比赛,亲眼看了制作过程,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神奇。”河南游客娄静说:“英吉沙小刀做工精美,都是纯手工,买了一把带回家收藏。”
大赛不仅展现了英吉沙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以“刀”为媒,推动南北刀剪技艺互鉴与文化交融,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
“这一次来到美丽的英吉沙,以刀会友,共话非遗。”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珊珊表示,英吉沙小刀的豪迈和阳江小刀的灵巧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中华工匠精神。希望以这次交流为契机,深化与英吉沙的文旅合作,推动非遗技艺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

为金奖获奖选手颁奖。玉苏普江 摄
大赛评委、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小刀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业存表示:“英吉沙小刀制作技艺很高超,带来很大的启发,也填补了对镶嵌工艺的空白,有助于后期提升阳江小刀的制作工艺。”
大赛的举办,有效激发传承活力,进一步擦亮英吉沙小刀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促进非遗保护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县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主任阿米娜·纳麦提表示,将坚持非遗引领、融合发展,聚焦“英吉沙小刀”这一金字招牌,推动传统非遗与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特色餐饮深度融合,开发深度体验项目和文创产品,让文化资源更多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 郑涛 玉苏普江)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