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从破格收徒到校园传承:新源以“人才+普及”双轮驱动夯实中医药根基

从破格收徒到校园传承:新源以“人才+普及”双轮驱动夯实中医药根基

2025-11-03 17:22:51 来源:新源县融媒体中心

  金秋的新源,中医药的传承展现出“医教协同、双轨并行”的生动图景。一边是岭南名医构建多元人才矩阵,以精深师承强化专业核心;另一边是国粹文化走进校园百草园,以广泛普及播种未来希望。这两条路径,共同勾勒出新源县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的立体画卷,更为即将启动的未耒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深耕专业:名医破格收徒,构建“临床+传播”人才矩阵

  10月28日,岭南名医陈登科教授在新源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再行“破格”之举,同时收下康复科主任卢正义与宣传骨干杨阳为徒。此举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大,而是其前瞻性师承体系的关键落子——它标志着“临床精研”与“文化传播”并重的“双翼”人才模式正式成型,也为下月正式挂牌的“井上草堂天山学院”储备了教学力量。

image

  井上草堂天山学院设于新源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门诊大厅。每日清晨,医院医生在此开展四大经典读书会晨读活动,通过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扎实理论基础,提升专业能力。这种常态化的学习机制,有助于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中医理论,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连同此前拜师的六位临床骨干,陈教授在新源的八位弟子已形成一个脉络清晰、优势互补的人才矩阵。他们中,既有精研正骨的鲁宗斌、韩富强,擅长针灸的胡川江,深耕经方的副院长张伟福、医师齐鹏,也有代表民族医药传承的哈萨克族医生哈斯铁尔。陈登科教授“因材施教”,为他们规划了涵盖内科、针灸、正骨、非遗道医等不同领域的传承路径。此次纳入临床中坚卢正义与传播使者杨阳,正是为了同时强化医术的“深度”与文化传播的“广度”,未来他们将在学院内主导四大经典与经方读书会,并开设名中医大讲堂。

image

  “中医传承与发展,需要双翼齐飞。”陈登科教授道出了深意,“卢正义能将我的经验精准应用于临床,惠及患者;而杨阳掌握的传播力,是让中医药‘活起来、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另一味药材’,这也正是我们规划中的中医科普讲堂与天山中医康旅项目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播种未来:五禽戏走进百草园,让文化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

  仅仅两天后,10月30日,中医药传承的接力棒从医院传至校园。在阿勒玛勒镇中学的“百草园”里,新源县总医院中医医院院区的医生们——其中正包括陈登科的新弟子杨阳和弟子胡川江与师生携手,开启了一场秋收实践盛宴。这可以看作是未耒计划中少年中医班的预备课堂,未来将系统性地组织学生学习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 等启蒙读物。

image

  陈登科的徒弟们将从师辈那里汲取的智慧,转化为了青少年能听懂的语言、爱参与的活动。胡川江医生和杨阳带领学生们练习陈氏简版五禽戏,在一招一式中亲身体验“动静结合”的养生智慧;他们还运用专长,让古老的《本草》知识在草药识别和茶饮品味中变得可感、可亲。孩子们亲手采摘、制作艾草锤,劳动的喜悦与文化的浸润在此刻完美交织。

  这不仅是简单的秋收,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启蒙。它意味着中医药的传承正突破传统师承的边界,主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种子,为选拔少年中医班成员营造了浓厚氛围。

  传承新篇:专业深度与社会广度共筑发展基石

  从名医研究室到中学百草园,新源的中医药传承实践清晰地表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既需要大师引领,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梯队,以保障医术的“根深叶茂”;也需要面向未来,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营造热爱、信任、使用中医药的文化氛围,以实现事业的“源远流长”。

image

  这条“双轨并行”之路,既是对“不为良医,则为良相”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呼应,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探索。随着未耒计划的展开与井上草堂天山学院的挂牌,新源的中医药蓝图将更加宏大:通过开展天山药谷及杏林山庄的实地研学,开展杏林植树节再造杏林的生态行动,将中医药传承与“还我大绿新疆”的生态愿景相结合;通过开发天山中医康旅、民族医体验式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中医药服务从新源扩大全国。

  它让中医药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实用的健康资源,在新源这片土地上,既拥有了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也赢得了面向未来的青春观众,更在“康旅融合”“生态共建”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服务社会、泽被苍生的新出口。(新源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杨阳)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