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托里县:乡村少年宫课程融入课后托管 让成长更有温度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3日电(岳玉艳)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托里县准噶尔学校创新课后托管模式,将乡村少年宫特色课程与课后托管服务深度融合,以15项多元课程替代传统“看护式”托管,实现“托管有温度、成长不打烊”的育人目标。
学校围绕“多元育人、兴趣赋能”理念,将乡村少年宫课程精准嵌入托管时段。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自主选择专属兴趣课堂:运动类课程中,足球、摔跤训练让学生在奔跑与对抗中增强体质;艺术类课堂上,非洲鼓的互动节奏传递异域风情,漆扇的传统工艺涵养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科技类项目里,3D打印笔将创意转化为实物,创客机器人课通过编程与搭建激发创新思维,其中四大新增课程成为托管时段的“热门选择”。
“这些特色课程就像给课余生活加了‘多元补给’。”学校负责人介绍,15项特色课覆盖运动、艺术、科技、传统文化等领域,既填补了学生的“兴趣之缺”,让不同爱好的孩子都能找到归属感;又打破了“视野之限”,让乡村学生通过非洲鼓、3D打印等课程接触音乐艺术与前沿科技,触摸更广阔的世界;更满足了“成长之需”,运动课炼体魄、棋类课养思维、合唱与经典阅读丰素养,以“兴趣”为纽带实现“融体、融智、融美”的全面赋能。
如今,在托里县准噶尔学校的乡村少年宫课堂上,3D打印笔勾勒创意形状,非洲鼓鼓点奏响欢快节奏,机器人套件“变身”行动作品,处处藏着孩子们成长的可能。后续,学校将持续优化课程与托管的衔接细节,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让乡村少年宫成为课后托管的“核心载体”,真正实现“托管解民忧、课程促成长”的双重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余找到热爱、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