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昌吉州: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新疆昌吉州: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2023-07-08 08:07:09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新疆昌吉州: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通讯员 王薇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昌吉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发展为“总钥匙”,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初,国家民委公布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阜康市和阜康市三工河哈萨克族乡榜上有名。昌吉州更是先后2次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7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1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如今,昌吉州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州县(市)乡村四级联动的“大创建”工作格局。各族人民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锦绣画卷。

  同心共奋进 创造好生活

  “砰!”伴随面团与桌子的撞击,面团被拉成细丝,随后被迅速甩进热汤里,三两分钟,一碗面就做好了。金城牛大碗创始人梁强虽“退居二线”,但店里忙不开时,他仍会搭把手。

  滋滋冒烟的烧烤架散发着阵阵肉香,点燃了诱人的烟火气。梁强的好兄弟买买提江熟络地招呼着顾客,眉梢眼角全是笑。

  梁强和买买提江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用梁强的话说:“我们之间的友谊是‘拉面与烤肉’,谁也离不开谁。”

  “18年前,我从甘肃来到昌吉,和买买提江在同一家牛肉面馆打工。我拉面,他烤肉,感觉特别投脾气。”梁强说,2010年5月,牛肉面馆老板要转让店面,他俩接手成了创业合伙人。9年后,他俩再次合作,投入130多万元在昌吉市绿洲路开了金城牛大碗餐厅,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

  现在,两家金城牛大碗餐厅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民族员工30名。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使大家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信仰上彼此尊重、文化上兼容并蓄,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庭式”关系,也赋予小店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的机会。

  “拉面与烤肉”的深厚情谊是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也是昌吉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生动实践。

  在昌吉州这片热土上,生活着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42个民族。长期以来,昌吉各族儿女感恩奋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作为重要抓手,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昌吉各族儿女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打造《大爱无疆》《各族人民心向党》《哈哈泉子的户儿家》等一批精品力作,现代戏《天山兄弟情》在新疆人民剧院震撼首演。民族工作“触觉”延伸至各个角落,各族群众广泛交往、深度交融,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绘就同心圆 筑梦新时代

  “黄姨,我来了!”一声清亮的嗓音从门外传来,躺在床上的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居民黄建国脸上乐开了花:“丫头,快进来!”

  沙尼汗·艾塔木一进屋子,就帮黄建国按摩、梳头,和黄建国聊天,她的嗓音如同一阵欢快的乐曲,让黄建国身心舒畅。

  “沙尼汗就像我的亲丫头!”这是90岁高龄的黄建国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和沙尼汗·艾塔木是30余年的老邻居。2010年沙尼汗·艾塔木在自家小院成立了沙尼汗居家养老点,她像女儿一样一直照顾着黄建国。

  “黄姨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就喜欢吃拌汤、茄子包子、韭菜盒子,我还学会了虎皮辣子烧茄子,每天换着花样给老人做着吃。”沙尼汗·艾塔木笑着说。

  2017年,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沙尼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后,和黄建国一样,辖区的60多位老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

  沙尼汗·艾塔木用至真至纯的孝行传递出超越亲情的无疆大爱。同样,在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也演绎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

  2022年4月,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万千瓦的风电主机和叶片制造基地,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全公司在岗工人703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高达61%,人均月收入6000元以上。

  在东方风电,春节、古尔邦节、端午节等节日组织员工开展联谊活动,为入职员工提供免费食宿等一项项暖心举措让各族员工的心和企业紧紧相连。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新疆东方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博说。

  工作实践中,昌吉州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载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沉浸式体验等10项重点工作任务,让“五个认同”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

  共育“石榴籽” 齐浇“团结花”

  居民把她当作“主心骨”,大事小情总想找她说说;群众把她看作“活雷锋”,有困难第一个想到她;志愿者以她为“领头羊”,以她为榜样开展志愿服务。

  她就是王桂珍,在呼图壁县可谓是家喻户晓,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作“阿同汗”,意为金子般的心。

  今年82岁的王桂珍2013年创立“阿同汗”志愿服务队,投身公益事业几十年,每天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助邻里解决琐事、化解纠纷,协助开展文明劝导、治安巡逻……不求任何回报开展志愿服务。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阿同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的共同信念。如今,在呼图壁县,“阿同汗”融入法律、医疗、文艺等29个专业领域的新鲜血液,全县2.6万余名干部群众人人都是志愿者,160多支志愿服务队温暖着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在昌吉,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动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胜枚举。

  20多年来,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满城路社区干部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认下了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13个“爸爸妈妈”,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感动着他人。“巴哈义古丽民族团结爱心工作室”成立后,全县千余名志愿者将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23岁身患癌症,昌吉市民苏玉琴不仅没有被病魔打倒,还帮助其他癌症患者一起勇敢面对人生。30多年来,苏玉琴在公益这条道路上的脚步从未停止,她先后创立红十字抗癌协会、“生命之光”抗癌宣传志愿者服务队、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用爱点亮各族群众的前行之路。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学校,该校扎实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政建设、融入结对帮带、融入教学实践、融入文化传承、融入校园环境,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的有力探索。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今日昌吉,各族群众生活幸福和乐,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成为庭州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回首过往,踏歌前行。团结的力量正持续激励着昌吉州各族干部群众在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只争朝夕、不负时代,一起向未来。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