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从一片花海到一个产业的“振兴密码”——达坂城区第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观察

从一片花海到一个产业的“振兴密码”——达坂城区第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观察

2023-07-31 19:51:38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探寻从一片花海到一个产业的“振兴密码”——达坂城区第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观察

  □本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盛夏时节,一朵朵娇艳的雪菊绽放在达坂城区西沟乡田野间。这片雪菊花海,不光是一幅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画,更带领着当地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7月29日,达坂城区第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开幕,记者走进雪菊之乡——西沟乡,探寻从一片花海到一个产业的“振兴密码”。

  千亩花海化作“金山银山”

  正值雪菊采摘季,西沟乡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雪菊。雪菊不仅可供观赏,还有降血脂、软化血管、清肝明目、美容养颜等功效。

  这片雪菊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是近10年的事。

  水磨村是种植雪菊最集中的村子,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存燕说,2010年,全村雪菊种植面积并不大,当时的村民大都是把它随手种在田坎上,三五株零零散散。农闲时采摘出售,以贴补家用。2015年,水磨村农户抱团发展,成立了雪菊种植合作社和雪菊协会,目前,全村雪菊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

  一片雪菊“新业态”就此展开。达坂城的海拔高度特别适合雪菊的生长:高海拔、零污染、雪山融水直接浇灌。

  为提高雪菊产量和品质,达坂城区相关部门积极帮助菊农在科学种植上下功夫,采取覆膜、滴灌等方式,延长花期,增产增收。

  今年,西沟乡种植雪菊3600余亩,较去年增加1000亩,亩产雪菊不少于110公斤。“目前雪菊市场批发价100元/公斤、胎菊批发价200元/公斤,价格好,我们的雪菊供不应求。”西沟乡党委书记柴建才说。

  雪菊的甜蜜也渗进了当地村民的生活里。种植大户苏强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他说:“我今年种了30余亩雪菊,预计收益能达到35万元以上,在美丽的花海中生活,又带来了收入,我感觉很幸福。”

  “花海经济”撬动产业创新

  雪菊还能做精油?在不久的将来,富含雪菊的精油产品将在达坂城区生产。

  这两天,西沟乡的博峰源雪菊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洽谈引进设备,用于尝试制作雪菊精油。

  合作社种植户李潮勇说,达坂城的雪菊已小有名气,远销北京、广州等地,如何将雪菊价值最大化,他和其他社员们一起到国内其他城市学习,探访植物精油制作,延伸雪菊产业链。

  “我们看到薰衣草、茉莉花制作的精油产品很畅销,就产生了试试雪菊的想法,因为雪菊制作成精油后,可以驱虫、提神,功效也很多,符合市场需求。”李潮勇说。

  后期,合作社还打算与药企和科研机构合作,试做雪菊药皂、鲜花手工皂等多种产品。

  “我们想通过合作社试验、后期推广的方式来提高雪菊的附加值,让种植户有稳定的收入,都能过上好日子。”柴建才说。

  深挖农旅融合打造“雪菊节”品牌

  自2012年以来,达坂城区已举办了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以其突出的“雪峰·雪水·雪菊”主题,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吸引八方游客。

  在第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达坂城姑娘头戴雪菊,为雪菊倾情代言;游客免费体验采摘雪菊、品尝雪菊茶……夏日的村子因雪菊变得热闹非凡。

  游客杨帆从重庆来新疆旅游,因对雪菊茶情有独钟,便驱车来到达坂城,一睹雪菊的魅力。

  成片种植的雪菊吸引着杨帆驻足拍照:“原来雪菊这么美。”

  在博格达峰的映衬下,雪菊金黄灿烂。

  “之前是对雪菊的营养价值特别感兴趣,这次亲自采摘了雪菊,喜爱更甚,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去分享给亲戚朋友。”杨帆说。

  市民刘鑫鑫一家从哈密自驾来到乌鲁木齐,从新闻上得知达坂城区举办雪菊文化旅游节,便带着家人来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一家流连忘返。

  “景色美、雪菊美,不虚此行。”刘鑫鑫说。

  7月至8月,正是雪菊盛放的季节。水磨村雪菊种植大户李明新除了忙着采摘雪菊售卖外,还推出了“雪菊采摘体验游”。20余亩雪菊,游客可以跟着采花工一起“工作”。

  “游客想采摘回去自己晾晒,或者购买我们晾晒好的成品都可以,我们都低于市场价进行销售。”李明新说。

  在西沟乡,几乎家家户户种植雪菊,农旅不断融合发展让农民获益良多。

  达坂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莉介绍,雪菊文化旅游节只是达坂城区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达坂城区突出旅游的龙头地位,按照“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路,整合风水城驿、歌舞美食等多元文化元素,以《达坂城的姑娘》为名片,统筹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筑巢引凤,发展旅游。

  “我们将坚持旅游活区战略,依托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八届雪菊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打响‘达坂城雪菊’文化品牌,深入开发和丰富雪菊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白莉说。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