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非遗——新疆曲子的新声
新疆曲子剧《天山兄弟情》,是新疆唯一入选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地方戏剧。生动展现了各族同胞间血浓于水的民族情、兄弟情以及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感人至深。这也是新疆曲子剧团45年来,首次登上中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
四十五年,记录着一个地方剧团的执着与求索;
四代人,延续着艺术传承中的守望与交接;
十二天,见证着破茧成蝶前的最后一次聚力。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纪录片工作室,跨越4000多公里的距离,从新疆昌吉来到浙江温州,真实记录了新疆曲子剧《天山兄弟情》登上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全过程,《新疆曲子的新声》由此诞生。
回望来路,曾历经风雨。即使在最困难的岁月里,依然有人坚守,正是他们,让这门艺术的传承从未中断。
这份持久的接力,让新疆曲子剧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2025年9月,昌吉州艺术剧院带着精心打磨的新疆曲子剧《天山兄弟情》,登上了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中国戏剧节始创于1988年,每两年一届,是我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也是培养人才、促进艺术创作、展示全国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
从迷茫到坚定,从青涩到从容,这群年轻人带着凝聚了百年智慧的新疆曲子,完成了从天山脚下到东海之滨的艺术之旅。
导演崔彩彩,这位曾在戏剧节中获得“梅花奖”的艺术家深情地说:“这是戏剧人一生的追求。”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年轻演员们通过反复打磨不断提升,从老一辈艺术家手中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传承。
戏里,演绎的是血脉相融的民族情谊;
戏外,展现的是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这一刻,新疆曲子的“新声”在国家级舞台上嘹亮响起——
这是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的焕新之声,
是新疆大地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声,
是青春力量接续传统的自信之声。
更是新疆各族人民如石榴籽般紧密相连的同心之声。
备注:2006年,新疆曲子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昌吉州艺术剧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主创: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徐尹 何盼 李育成 司梦扬 阿丽娜 常建洋 李蓉 马乾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