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新高地 农业硅谷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新高地 农业硅谷

2022-08-19 13:27:27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9日电(刘茜 马军)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200余万亩;建成疆内外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343个;“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46亿元……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透着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按照国家定位,昌吉农高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干旱荒漠绿洲农业为主题,以棉花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绿洲农业科技引领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一带一路”农业开放发展试验区,在棉花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农业生物育种、绿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创新驱动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的一个玻璃温室内,机床上一排排苦苣生机盎然。这是新疆科创天达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展示的最新一代全自动工厂化活体蔬菜栽培系统。

  “该技术集成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可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产周期自动调节营养供给,有效缩短植物生产周期。与之前的无土栽培技术相比,可以节约一半人力。”新疆科创天达农业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穆肖芸说。

  只需要一个智能施肥罐,将水溶肥装进其中,再与农户田地里的浇水滴灌设备相连,设置好联网终端,通过手机APP,就能让农民足不出户给农作物施肥浇水。

  “手机下单,根据作物长势进行调控,一个罐大概辐射800亩到1000亩耕地。不但利用率是传统肥料两倍以上,而且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强介绍。依托昌吉农高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和具有土壤修复、盐碱改良功能的液态肥,入选中国制造2025绿色生产示范项目。

  在华兴农场数字农业综合管控基地,一台挂载多光谱镜头的遥感无人机正对种植地块进行信息采集。采集信息通过大数据中心分析生成数据处方图,对作物长势、作物营养均衡度等进行综合评测,为下一步田间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昌吉农高区,因农而生。作为全疆第一个“国字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之初便被赋予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近年来,昌吉农高区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率先在全疆试验示范了一批“智慧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节本增效。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每亩带动棉农节本增效400-500元,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200余万亩。

  新疆正生营养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菊苣、鹰嘴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精深加工。“我们生产的菊苣粉和多肽已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总经理侯富亮说。

  像正生营养研究院(有限公司)这样,昌吉农高区以现代农业精深加工示范区为载体,已引进慧尔、昌粮集团、大北农等龙头企业50余家,农副食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农资农机装备等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昌吉农高区构建“一城两区多园”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产城深度循环联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城”即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城,“两区”即现代农业精深加工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多园”即各县市现代农业园。

  在这里,创新气质、创新基因深深烙在每一寸土地上。昌吉农高区制定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优惠政策,建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西部分中心和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西部分中心,建成拥有近64万条农业专利、品种权和科技成果的数据库,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项目57项,引进中试行业领先技术成果100余项,制订推广农业地方标准42项、农业标准体系3个,转化科技成果20项,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78项,有效贯通衔接农业科研、推广转化和生产应用“三大体系”。目前,昌吉农高区已入驻各类企业3000余家。

  产业聚集 打造“西部种业之都”

  8月9日,新疆农业博览园内,占地140亩的种子展示观摩区陈列着数千个种子品种,静待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的开幕。一粒粒种子,折射出昌吉种业的改革创新之路。

  “我们有14个西甜瓜新品种正在申报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加上之前登记的27个,西甜瓜新品种将达到41个。”新疆农人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宏说。

  在昌吉农高区,以农人种子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制种企业致力于西甜瓜新品种的开发,西甜瓜制种示范推广辐射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覆盖全疆80多个县市、国内30个省区,并走出国门辐射到15个国家和地区。玉米制种带动昌吉州成为全国第二大玉米制种基地,良种辐射区域从疆内延伸到东北、华北、黄淮海及西南四大玉米种植区。目前,昌吉农高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玉米、西甜瓜、小麦、番茄品种91个,育种水平全国领先。

  科技兴农,种业先行。10年来,昌吉农高区围绕“西部种业之都”建设目标,培育壮大了一批繁育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企业。

  昌吉农高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已入驻22个研究所40个团队,试验示范种植18类作物600个品种(系)。

  昌吉农高区企业自主培育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641”达到“双33标准”,特早熟优质棉“特璞棉979”达到“双31标准”,品质超过澳棉、美棉,每亩可提质增效500元以上。培育的加工番茄新品种“屯河306”,最高亩产达到13吨,可带动种植户每亩增收500元。培育的“泰昆鸡”“天康猪”在新疆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80%;培育的“萨福克羊”“安格斯牛”等良种(包括冻精)为全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种源。

  产业融合 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

  每至深秋,昌吉老龙河成片的胡杨林与蓝天相映,绚烂的色彩构成了一条金色长廊。

  2018年9月,被纳入全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的昌吉菊花展如期而至,100多万株1018个品种的菊花绽放出万种风情。新设置的农耕文化体验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看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华兴先后投资1亿多元用于景区升级。现在,这家由昌吉民营企业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景区不仅是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而且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昌吉农高区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全域旅游多点布局、一线串珠、互补共融、竞相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以赏花、科普、体验等为主题的农旅产业蓬勃发展,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46亿元。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可信网站验证]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2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