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峰明珠展新颜——温宿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天山托木尔峰,用巍峨雄壮让自己成为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奇景。而温宿县,就像托木尔峰脚下一朵盛开的雪莲花,向人们展示它绚丽夺目的风采。
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宿县厚植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质态持续向好,城乡建设齐头并进,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天山梦城 山水温宿”释放无穷魅力
炎炎夏日,走进天山托木尔景区·塔村,清凉扑面而来。错落有致的民宿镶嵌在山间,清澈的小河蜿蜒而下,油菜花争相盛开,微风吹来,沁人心脾。
以前,由于温宿县柯柯牙镇塔格拉克村产业单一、基础薄弱,村民没有好的脱贫致富方法。自2019年起,温宿县和阿克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将塔格拉克村打造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游客们称其为天山托木尔景区·塔村。
据了解,2021年,天山托木尔景区·塔村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000万元,目前已吸纳270余名农牧民稳定就业,村民通过旅游直接受益,人均增收3.5万元以上。
目前,天山托木尔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步伐如火如荼,大峡谷、塔村、博孜墩等地都被纳入到了创建范围之内,创建工作对促进温宿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宿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一系列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深化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温宿县相继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系列文件,编制《温宿县全域旅游专项规划》,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扎实有序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和塔村)、3A级旅游景区5家。
温宿县还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点25处,建成规模较大的旅游民宿18家,培育形成农家乐260余家,规范和引导农家乐提升服务质量,成功创建四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农家乐10家、丙级旅游民宿2家、地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温宿县正以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历史的厚重积淀向世人展示她的“诗与远方”。
林果业发展成就“绿色财富”
夏日里,走进温宿县克孜勒镇乌克铁热克村,平坦干净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庭院里鲜花绽放、瓜果飘香,游客徜徉其中或拍照或品尝美食。
近日,记者在乌克铁热克村采访时发现,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核桃树,树上挂满了个大圆润的青皮核桃,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温宿县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核桃、苹果、红枣等特色林果业种植,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截至“十三五”末,温宿县特色林果总产量达55万吨,林草业总产值在“十二五”目标基础上翻了一番,达40亿元以上。其中,以核桃、枣、苹果、沙棘、香梨为主的种植业产值达到50亿元,占71.4%;果品加工、保鲜、苹果浓缩汁等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占21.4%;以林草生态旅游为载体的产业达到5亿元,占7.2%,农牧民年人均林果纯收入达13679元。
“十三五”时期,温宿县规范提升143家林果合作社,组建成立1家林果业合作社联合体、4家核桃产业经营联合体、1 家香梨产业经营联合体,年收购量1万吨以上。新建新疆果业核桃初加工生产线4条,建成年产5000吨冷榨核桃油生产线和核桃渣饼综合利用、1200吨核桃蛋白活性多肽生产线,延伸核桃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培育自身品牌,形成“爱疆农场”“天山之味”“爱疆小果”“那瓦提”“曾曾果园”等多家知名自主品牌,促使全县果品品牌化运营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温宿县的特色林果产品广销疆外,不仅让疆外民众吃到了“温宿味道”,更使源源不断的“绿色财富”进入温宿县当地农民的口袋。
教育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今年7月21日,温宿县第二中学与中央美术学院托管帮扶工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中央美术学院与温宿县人民政府、温宿县第二中学签署托管帮扶协议。
据了解,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美术学院将坚持优质资源共享的原则,从帮扶加强学校管理,开展联合教研,选派专家指导,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帮助温宿县第二中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师能力素质和教书育人质量,为温宿县第二中学教育发展提供坚强人才和智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宿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地委工作安排,聚焦聚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奋力打造区域性教育人才高地,使教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和重大成效。
温宿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选优配强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教育系统党建“七个全覆盖”有效落实,目前已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74个,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格局,让党的旗帜始终在教育阵地上高高飘扬。
特别是这五年来,温宿县投入资金3.77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幼儿园87所;投入资金1.7亿元,改建温宿县第二幼儿园、提升改造县幼教中心,新建5所城镇幼儿园,做到幼儿园“应建尽建”,教玩具“应配尽配”,适龄幼儿“应入尽入”,农村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全面普及。投入资金12.68亿元,搬迁新建县第二小学、县第四中学,新建县第七中学、县第八中学,提升改造县第三中学、县第六中学,改善76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力改善;实施“捆绑式发展”模式,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投入资金1.17亿元,搬迁新建县第一中学,新建县第二中学艺体楼,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将县第二中学创建为地区艺体生培养培训基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温宿县教育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在发展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