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30公里外村民家门口变身“上班族”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6日电(刘佳)从尉犁县城往东走,行驶在干净整洁的乡道上,一路驶入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沿途可见长势喜人的连片棉花,乡道两旁的护林带,村口便是整齐划一的安居房,路边的花花草草格外显眼。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村级延伸,尉犁县到处呈现着“产业兴旺、村民勤劳、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谐景象。
保洁公司建村里 实现家门口就业
9月16日,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村民司马义·吾斯曼正在熟练地驾驶着小型吸扫式道路清洁车,匀速行驶在街道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和妻子能在家门口上班,每天8个小时,一个月工资2000元,既能学到技术,又能照顾家里,真是好。”司马义·吾斯曼说,他和妻子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亿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干了大半年了,照这样下去,一年得有4.8 万元的收入,现在的生活很宽裕。
“公司主要负责乡村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污水处理,提供家政、果树林间管理等服务,不仅美化绿化了环境,还为脱贫户提供了增收“福利”。”亿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吐尔逊江·依沙克说。
在亿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司马义·吾斯曼觉得这份工作特别体面,逢人就聊工作中的趣事,让他感到生活很充实。“我在这学会了修剪树枝、懂得了种植技术,马上都要升级为‘专业技术员’了。”司马义·吾斯曼介绍说。
阿克苏普乡推行“村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优先把公司建在村里,把岗位设在家门口,鼓励困难家庭就地就业,实现“就业不离家”。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用工成本,成为民心工程。
目前,亿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正在组织公司员工采收全乡林带成熟花种,用于大规模扩繁种植,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村民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待遇”。
推进合作社发展 致富增收有奔头
9月16日一大早,阿克苏普乡卓源馕合作社社员就忙碌了起来,打馕师傅尼亚孜汗·牙生在熟练地拉扯、伸展、盘旋一张偌大的面饼,馕坑中暗红的火焰、焦黄地圆馕发出阵阵香甜的气息。
阿克苏普乡卓源馕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3月,社员有20余名,由45岁以上、低收入家庭及外出就业难的大龄妇女组成,主要制作“富硒馕”,采用“纯手工+土馕坑+土盐”的打馕模式,实现产、销、盈,做着市面上的良心买卖。
58岁的打馕师傅尼亚孜汗·牙生是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村民,一家两口人,之前靠12亩棉花地维持生计,老公包尔汗·斯迪克患有老年痴呆,常年需要人照顾,一天被生活中的琐碎事团团缠绕着,尼亚孜汗·牙生无法外出打工。“自从有了馕合作社,在这上班方便多了,有事可以随时出门办事,每月还能有2500元的收入,家里的事情哪个也没耽误,可好了。老公平时也经常跟我在合作社,帮助我们烧柴火,这样一来我可以时刻看着他。”尼亚孜汗·牙生说。
“合作社建得多了,农业种养殖也走上高效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人员在家门口务工务农。”阿克苏普乡英巴格村第一书记赵茜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少,如今有了合作社、公司的支撑,村集体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据了解,尉犁县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运行,发展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手、工时灵活、适合农民特点的企业,为脱贫户、低保户等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做到照顾家庭、干农活与上班挣钱“三不误”,形成以企带村、村企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互利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