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曼区域:绿进沙退 向美而行
新疆杨、沙枣、红柳、梭梭等树木生机盎然,塔里木兔在林区随意奔跑,成群的野鸡穿梭在灌木丛中觅食……这是如今在艾西曼区域随处可见的喜人景象。
“自2021年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日益好转,植被生长茂盛,野生动物重回大众视野。”9月7日,阿克苏地区林业发展保障中心副主任张志军说。
艾西曼区域位于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和塔木托格拉克镇交界处,是阿克苏河冲积扇扇缘洼地汇积的艾西曼湖及周边区域,过去因受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断侵袭,湖区面积逐渐缩小,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每到春秋季节,狂风裹挟黄沙,眼睛都睁不开,庄稼很难成活。”居住在艾西曼区域附近的英艾日克镇玉斯屯克托格拉吾斯塘村村民穆铁力甫·艾山说。
说起过去的艾西曼区域,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专班高级工程师艾斯卡尔·努尔也深有体会。他说:“那时候艾西曼区域沙地面积大,而且土地盐渍化严重,一年中几乎有100天是沙尘暴天气。”
艾西曼区域是阿克苏河流域绿洲内部仅存的一片荒漠区,在那里开展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危害,而且能有效改善当地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该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湿地修复、人工造林、种草以及实施防沙治沙等工程,让艾西曼区域的沙漠变绿洲。
春秋季节,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艾西曼区域植树造林活动中,3年时间累计植树造林49.46万亩。
树木,一株一株增加;绿色,一片一片蔓延。如今的艾西曼区域,已被广袤的绿洲所覆盖,湿地面积逐年增加。
张志军介绍,阿克苏地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接续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以及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艾西曼区域“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走出了一条从种树到“种富”、从荒漠到林海、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看到家门口的沙漠年年增绿、年年变样,塔木托格拉克镇巴格央塔克村村民阿布都热依木·努肉孜说:“以前沙尘天气多,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不高。现在环境好了,不再受沙尘危害,我们的致富信心也足了。”(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