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1000余万株蛋白桑扎根乌兰达旦盖沙漠 刘吉发,十年逐沙绘丹青

1000余万株蛋白桑扎根乌兰达旦盖沙漠 刘吉发,十年逐沙绘丹青

2023-11-24 16:25:37 来源:博州融媒体中心
刘吉发和员工探讨培育桑黄菌。刘吉发和员工探讨培育桑黄菌。

  在生命禁区里生存,对万物而言,是一种奢望。

  乌兰达旦盖沙漠,位于新疆博州精河县境内,面积约20万亩。“连梭梭都难活。”是老一辈人对它的刻板印象。

  10年前的初夏,一个返乡创业的西北汉子来到沙漠边缘,随他一道而来的,还有上万株不到半米长的桑树苗。他雄心勃勃,立志要在这里扎下根来,干出一番事业。

  他就是“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刘吉发。

  逐沙10年,1000余万株蛋白桑已扎根沙漠,植被覆盖面积达2万亩。这道长约7公里的生态屏障,彰显着以刘吉发为代表的一代人防沙治沙的决心与毅力。 

  “大城市的生意不做了,非要到不毛之地折腾,也不知被谁冲昏了头?”家人朋友都纳了闷:刘吉发到底图个啥?

  20世纪90年代,刘吉发跑过大车,干过装修,做过旅游,在十几个行业里摸爬滚打过,但都不温不火。2000年,外贸日渐兴起,而立之年的刘吉发洞察到商机,在乌鲁木齐边疆宾馆做起了鞋贸生意。鼎盛时期,业务覆盖中亚五国,并拓展到东欧国家,货物通过公铁空海运往国外,生意常能谈到后半夜。

  那些年,白天忙于经营,晚上赶局应酬,是刘吉发的常态。但是不规律的作息让他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吊瓶越打越久、越打越贵,令他苦不堪言。

  刘吉发在网络直播销卖产品。

  “要不试试桑叶粉,泡着喝对身体有好处!”机缘巧合下,刘吉发在朋友推荐下喝起了桑叶粉,身体免疫力逐渐提高。对桑叶心生好感之余,他也涌起风车般旋转的思绪: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生态农业和大健康产业一定大有可为。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可令深谷为陵、高岸为谷。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风风火火的外贸黯然失色,众多鞋贸企业陷入困境。

  面对不景气的市场环境,刘吉发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2009年,他奔赴南北疆开始长达数月的考察,寻求转行之道,最终将投资目光落在桑产业这个领域。他坚定地认为,企业既要与市场接轨,更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而桑产业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一个思想的火花,升腾起一片燃烧的热望。

  怀着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刘吉发决定返乡创业,在乌兰达旦盖沙漠开启一番新事业。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沙抗争就此上演。

  人沙抗争

  前脚弓,后脚蹬,十六双青筋暴起的手臂紧握十六把铁锹,十六张黑如木炭的脸眉头紧锁,满身热汗洒向大地。

  沙漠腹地,热浪滚滚,大伙儿挥锨舞镐,使出洪荒之力,流沙被撕开又涌入,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来,树坑根本就挖不深。锹头捣进沙子,白褂敞怀、皮肤黝黑的壮汉挺直腰杆,啐了一口唾沫:“这真是活受罪,歇会再干!”帐篷内,长柄水瓢在十几双长满老茧的虎口间传递,刘吉发“ 咕咚咕咚 ”几口下肚,长舒一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再难也要干下去!”大伙儿捏紧拳头:“对,再难也要干下去!”

  2013年5月23日,荒芜的沙漠里搭起几顶帆布帐篷,这便成了最初的办公地和宿营地。为找水,打井机昼夜作业,不料引来狼群,它们在十几米外虎视眈眈。建起两米多高的铁围栏,备好手腕粗的木棒,大伙儿方觉踏实。他们夜以继日,打好深达250米的首口机井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汲取的水混沌不堪,即使沉淀后做饭,也是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磕牙。

  刘吉发向员工了解用水情况。

  烈日煎烤下的乌兰达旦盖沙漠,地面温度接近60摄氏度。为了避免中暑,大伙儿白天只能猫在蒸笼般的帐篷里, 待气温下降后,再动身忙碌,可即便如此,依然是大汗淋漓。好不容易熬到了夜晚,除了餮蚊成阵,更有蛇虫妄图钻入帐篷,让人难以入眠。

  刘吉发身兼场长、采购员、财务会计、技术员和施工员数职,日无暇晷。面对众人讨论不休的植树难题,他果断弃用效率慢、耗体力的打坑机,几经周折,研究发明了固沙防沙快速植树装置。该装置采用大马力开沟埋管,自动投苗覆土的方式,8名工人一天就能种10万株桑苗。在此后实践摸索中,他又先后发明了固沙植被高效保水等十余项实用新型装置。

  桑树苗种下了,如何存活又成了问题!沙漠腹地沙鼠横行、洞穴串联,种下的树苗还不见发芽,便被咬坏了根。为此,刘吉发通过生物、化学防治并举的方式,有效遏制了鼠害。

  当年6月的一天,一场沙尘暴突如其来,眼见地平线上升腾起一道黑线,大伙儿撂下工具,拼了命地往帐篷跑,顷刻间,沙尘暴呼啸而至,刘吉发大吼:“都把帐篷桩给按住了。”可这些举动对于暴戾的沙尘暴来说根本无济于事,帐篷瞬间被掀翻,风沙裹挟着碎石在耳边呼呼作响。刘吉发也被这沙尘暴激怒了,攥紧拳头低吼着、抵抗着,誓与这天地斗一番。

  日居月诸,在这场实力悬殊的人沙抗争中,所有人都是“拼命三郎”,以一当十,以每一日、每一夜的执着,夺取沙漠的每一寸、每一尺。拓荒首年,他们成功植下5000余亩蛋白桑。

  滚石上山

  千难万难,最棘手的问题还是资金短缺。沙漠造林,一切从零开始,树苗、人工、灌溉、维护……处处都需要资金投入,没有充裕的本钱,再有决心毅力也是纸上谈兵。

  创业初期,刘吉发拿出1500万元积蓄投资,虽然他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瓣花,但依然招不住每天流水般的烧钱速度。2015年,按照规划,要再种植5000亩蛋白桑。他东拼西凑,资金缺口仍然很大。他想通过银行贷款筹资,可栽下的蛋白桑还没有产生经济效益,银行也不敢贸然放贷 。

  资金难题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捆绑住刘吉发的手脚。坚持还是放弃,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马拉松式”的持续植树,他心力交瘁,即使在深夜也睡不踏实,时常只身一人登高望远,看不到希望所在。他一次又一次叩问内心:“为啥要来干这个?这些桑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回头钱?”

  彼时,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亲朋好友难免冷嘲热讽、冷眼相对。对此,刘吉发也曾流下心酸的泪水。

  为了筹资,刘吉发不得不再端起酒杯,无论是故旧相识,还是熟魏生张,只要有拉拢投资的机会,他都会叫上对方聚一聚、聊一聊。在他的四处“化缘”下,竟有百十位亲朋好友出资支持他。

  刘吉发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哪怕是压上全部身家,也要再拼一把。

  2015年,他售尽名下房产,转手名下全部公司,抛售苗圃基地……把过往奋斗的一切变现2200万元,全部投到乌兰达旦盖沙漠。自此,现实如滚石上山,他已没有任何退路。

  苦尽甘来

  逐沙垦荒10载,执拗的刘吉发让昔日的不毛之地披上“绿装”,1000多万株蛋白桑在乌兰达旦盖沙漠里迎风招展,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蛋白桑种植基地之一。

  盛夏时节,绵延起伏的沙地间桑果满枝,桑林遍野,满目绿意。深秋时节,记者驱车跟随两鬓斑白的刘吉发再次进入沙漠腹地,频繁出现在视野中的鹅喉羚、野兔等野生动物,让他百感交集:“10年前,哪里能想到如今是这番景象?”

  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南戈壁,紧临G30连霍高速公路,背靠乌兰达旦盖沙漠,老党员张新峰在此种植葡萄20余年,至今记得多年前的光景——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渺渺无人烟。“一到沙尘天,乡亲们连门都不敢出,更重要的是农作物受灾,只能‘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刘吉发与员工一起察看蛋白桑树长势。

  “这几年,沙漠绿了,风沙少了,空气明显比原来湿润了。”亲眼见证了沙漠中的绿植从星星点点到郁郁葱葱,张新峰连声感叹真不容易。生态好转后,他承包的200余亩葡萄品质一年好过一年,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依托蛋白桑的经济价值,刘吉发创办的新疆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发展沙漠休闲观光旅游及林下经济,逐渐走上正轨。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生活的磨砺让刘吉发有了许多感悟。2020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多方联系,伸出援手,向湖北武汉捐赠了价值5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为了回馈社会,他每年坚持慰问全州各县市公办敬老院,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0年来,总有人问刘吉发,跑到沙漠里折腾,到底图个啥?如今,绿海桑田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蔓延,实现了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还吸纳了周边农牧民在企业长期就业。

  到底图个啥呢?“为了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让戈壁荒漠变成金山银山。”刘吉发坚定地说。

  文:段吉祥、曹轶广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