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南东亮:难上加“南” 点“亮”电力科技创新路

南东亮:难上加“南” 点“亮”电力科技创新路

2022-11-25 19:03:53 来源:中新网新疆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和团队正在开展昌吉换流站调试工作。马扬 摄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和团队正在开展昌吉换流站调试工作。马扬 摄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25日电 题:南东亮:难上加“南” 点“亮”电力科技创新路

  人物简介:南东亮,中共国共产党党员,博士,高级工程师,国网新疆电科院电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网公司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科技类)。先后获得西北电力调控系统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乌鲁木齐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2022年9月,被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授予第二届“疆电楷模”荣誉称号。

  “干技术,就是要有迎难而上”

  干一项就要爱一项,干一项就要钻一项。十年以来,南东亮对电网工作的坚持和热爱始终没有改变。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在实验室查看测试结果。范君慧 摄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在实验室查看测试结果。范君慧 摄

  2013年,南东亮怀着对电力事业的满腔热忱,到国网新疆电科院从事电网技术中心继电保护工作。

  “那时候正好赶上了±800千伏天山换流站建设,我第一次到换流站现场,面对现场调试的‘大场面’,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既然来了,那就要把活干漂亮。”南东亮说。

  南东亮选择从零开始,白天他会跟进每一项调试内容,严密把关每个试验指标,深入学习故障录波数据分析,记录现场调试遇到的问题和数据。等到晚上,他会把问题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查阅图纸和技术资料,不断刻苦钻研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调试过程中直流输电工程开路试验问题,他发表论文并获得了第十五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问题得到解决后,都要详细地做笔记,总结得失,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少走弯路,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南东亮说。

  不久,南东亮再次面临“大考”,他需要独立完成一次变电站的SVG检测试验。“我的师傅当时只带着我参与过一次SVG调试,我很担心自己完成不了这次的任务。”南东亮说。

  在去调试之前,南东亮反复熟悉图纸,试验方案推翻一遍再写一遍,把跟师傅学习试验时拍的照片、视频看了不下百遍,不断打电话和请教,在确认试验过程全部掌握后,带着仪器设备来到了哈密淖毛湖地区,花了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5座风电场的现场试验。

  在南东亮看来,干技术就要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就是要迎难而上。不管对于研究的某项技术,还是调试的哪台设备,要勤学苦练,要熟悉现场,要吃透图纸,在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原因。干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吃透知识,在现场运用中才能手到擒来。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正带着徒弟张路测试新研发的开关量远传模块。范君慧摄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正带着徒弟张路测试新研发的开关量远传模块。范君慧摄

  东奔西走,用创新破解一线难题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网二次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庞大。新疆地域辽阔,检修人员在前往工作现场的路上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越来越困难,变电站保护装置检验的质效不高。

  针对生产一线的难题,南东亮立刻成立了青年攻关小组,对智能和常规变电站各厂家近百个型号的保护装置检验方法、测试流程细化分析对比,现场调查智能变电站保护整组试验的难点,从中发现问题,研制出了继电保护装置一键式智能检验平台。

  南东亮说:“为了确保智能检验平台顺利应用于现场,我们基本上快住在实验室里了,不断地测试、优化、讨论,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同时,团队还研发出了开关量远传模块,配合继电保护自动测试系统。

  南东亮说,这个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完成标准规定测试项目、自动生成检验报告,现场检验时间由原来12小时缩减至1小时以内,不仅能提高定检工作质效,也能为一线检修人员减负。

  另外,针对新疆电网稳控系统现场检验、二次设备运行评价存在的实际问题,团队又陆续研制了稳控系统远程测试平台、保信主站远程对点系统、二次设备状态评价系统等装备和软件,用越来越多的小发明解决工作中的大问题。

  十年以来,南东亮奔赴全疆各地,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生产问题需求,协助喀什、和田等单位解决科研立项、技术培训、生产运维等方面关键问题28项,带领带团队完成了新疆电网300余座厂站继电保护专业调试验收、技术监督,带领团队攻克了新疆电网100余项二次设备严重缺陷及现场疑难杂症,完成了750千伏吐巴库二回等60项工程,涉及200余座厂站的稳控系统联调工作,为电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正在给团队成员讲解专业知识。马扬 摄

国网新疆电科院南东亮正在给团队成员讲解专业知识。马扬 摄

  薪火相传,点亮科研创新之路

  “带好徒弟,做好实验是我们电科院的魂,成为专业负责人五年以来,我们在做,在悟。”南东亮感慨地说,在电网一线工作,聚少离多已成常态,但“舍小家,顾大家”的理念早已定格在他的心间。

  在徒弟张路的眼里,师傅南东亮就是一个“加班狂魔”,他跟师傅“泡”在试验室的时间,比师傅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久,只是为了让每一次试验更加精确。

  “你还这么年轻,干事情不要毛手毛脚的,要专注在你的专业技术上。”南东亮对徒弟张路说。

  南东亮告诉徒弟张路,研究成果是要拿到现场使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数据不实,结果就可能失之千里,所有数据都必须经得起检验。

  “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其实别人看不出什么趣味。”南东亮说,走科技创新这条路,其实大家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可一旦成功了,这就是全新的成果,所以必须要有人走。

  2021年,南东亮和他的团队共同创作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检验技术首次实现成果转化,创造营收256万余元。“看到技术能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南东亮说。

  近年来,南东亮带领团队不仅参与了自治区和国网公司6项重点研究课题,还负责建设了新疆公司第一批培育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稳自动化实验室”,同时充分运用QC、群创、青创等平台,开展了20余项技术攻关,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20项新疆公司级以上科技奖励,结合工作实践撰写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发布行业和企业技术标准10项。

  团队成立以来,不断总结研究成果,保信主站远程对点技术首次在第十八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上做了技术报告并得到与会专家认可,电网稳控系统调测验证技术获得了国网公司第六届青创赛一等奖。

  团队成员累计荣获各级先进个人称号20人次,其中2人入选国网公司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荣获“新疆电网工匠”称号,4人获评西北电网继电保护专家、国网新疆电科院优秀创客称号,

  现如今,南东亮不是“泡”在实验室里,就是和团队奔赴一线解决生产问题。

  “生产给科技提供源泉和动力,科技为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这是南东亮科研创新的理念。

  科研精神是创新、是实事求是,这不仅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更彰显了社会价值。南东亮想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也希望有更多热爱科学,有纯粹的科研精神的青年人才加入电力科技创新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职责与使命,共同在电网建设发展这条追梦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可信网站验证]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2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