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陈炳鑫: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

陈炳鑫: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

2023-10-31 19:37:21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31日电(梁飞燕)天刚亮,陈炳鑫便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束晨光照在他胸前的党徽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他不仅是中交三航局新疆高速公路项目的总工,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着共产党员的执着与担当。

  2010年,刚毕业的陈炳鑫就被分配到了施工条件复杂,充满挑战的合福铁路项目。

  怀揣着对知识本领提升的渴望,他每天跟着师傅看图纸、跑现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记在笔记本上,请教师傅或其他施工员。随着笔记本厚度的增加,他向他人请教的频率越来越少、成长速度越来越快。

  虽然只负责桥梁施工,但一有空,他就跑到路基、隧道工点去学习锚索施工、隧道初支和防水板铺设等知识。一坚持便是好几年,这个习惯丰富了他的知识面,让他快速成长。

  “如果说合福铁路项目是我积累经验的‘课堂’,那么商合杭铁路项目则是我技能提升的‘磨刀石’。”经过5年的锤炼,陈炳鑫来到了更具挑战的商合杭铁路项目。

  当时,作为项目副经理兼总工的陈炳鑫负责的正是国内跨度最大的半漂浮体系高铁矮塔斜拉桥,同时,业主要求比设计提前一年通车,工期极度紧张。在外人眼里,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难题总说“能解决”,遇到困难总说“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陈炳鑫入行十余年一以贯之的执着和坚守。

  他带领项目团队一起对施工中的各个步骤进行模拟优化,从塔梁同步施工到模拟成桥,他都不停地推敲优化,在施工方案上做了大量变更。

  为了把“先塔后梁”变更成“塔梁同步”施工,他和团队展开多次研究试验,并积极邀请业内知名专家进行方案优化和论证,最终形成了支座横梁预应力束分两次张拉的方法和主、被动相结合的“三级防护体系”,成功解决了现场施工安全隐患方面的担忧,使得“塔梁同步”施工可以顺利开展。

  他又利用BIM技术对梁体钢筋、预应力管道、索导管及加强钢筋的冲突情况进行了模拟优化,并提前在施工现场制作了等比例的实体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进度。他不懈的努力下,矮塔斜拉桥施工提前一个月成桥,为后期商合杭项目提前一年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陈炳鑫充分发扬了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主动请缨到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的新疆乌尉公路项目。

  这不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交集团共同确定的“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更是交通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备受各级单位的关注,项目面临各方压力。

  项目大部分桥梁位于黄水沟河床内,黄水沟作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地,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到泥浆“零排放”,让陈炳鑫一度感到迷茫。

  “有难题就有办法,有办法就有希望”。他不断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多次的比选和论证,最终确定了钢泥浆箱配合振动筛的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有效分离泥浆中的钻渣并用于便道的维护建设,而分离后的泥浆,可以再次被循环利用,成功实现了泥浆钻渣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标。

  陈炳鑫还习惯把事情做在前头,由于每年的七八月份为黄水沟汛期,因此,他提前将每座桥的桩系梁埋深情况进行复测,并邀请设计单位逐墩对现场地形进行仔细确认,优化变更了80个桩系梁标高,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又避免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风险,在汛期来临双顺利完成桩系梁施工,为项目后续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如陈炳鑫所言:“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无论阻碍多大困难多大,只要压不垮人,就越能锻炼一个人。”这十几年间,他从不言苦,总是冲锋在第一线,无时无刻不在践行共产党员的那份坚持。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