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医教综合楼项目开展云开放展播活动

中建新疆建工承建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医教综合楼项目,于10月26日开展“建证美好时代,开拓幸福未来”云开放展播活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医教综合楼项目,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养、护理、预防为一体的公立省级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新建门诊部和住院部两栋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A段18层、B段22层。内设手术室十间,核磁两台、CT二台、DR三台,1200张床位。建成后填补新疆地区无公立老年病医院的空白,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结合,以医为主,医养康养相结合创新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先锋引领,推进产值攻坚。七附院项目党支部为推动“快速建造”目标落地,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攻坚突击队,开展“点燃奋斗精神 实现完美履约”劳动竞赛,采取“夜间带班+挂图作战”方式,每月总结评比,党员干部带头,提高节点完成率,连续7天7夜完成正负零混凝土浇筑任务,在10个月有效工期内按期实现主体封顶等多个重要节点任务,实现完美履约,赢得业主满意,又顺利承接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医疗康养中心项目。

先锋引领,推进技术攻坚。项目成立“党员+职工创新工作室”,采用“1+N”党员带群众的方式,针对科技创新的重难点进行技术攻坚。项目开工以来攻克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施工、粘滞性阻尼器安装施工、超长悬挑外脚手架施工、高支模施工、钢连廊整榀桁架整体吊装等“十新技术”中的8大项26小项新工艺、新技术。

尤其是在项目抢交工阶段,需要完成两主楼之间跨度32.8米,距地面59.4米,总重量161.81吨的钢连廊吊装,工程将主桁架在地面组装后整体吊至空中安装固定,后续横梁构件均在空中焊接安装,作业难度极高、安全措施非常关键,支部书记带领团队提前交底,多次修改技术方案,历经7天完成了最后一道重难点工序。
施工进展及科技、质量与安全情况。两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楼体之间通过钢结构连廊进行连接,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全工种,多工序穿插施工。截止目前门诊部和住院部两栋楼体室内外装修已完成80%。
科技支撑引领项目高质量发展。项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着力打造智慧建造绿色施工,聚焦难点创一流。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样板化管理,提升管理品质。项目提出打造“安全科技质量样板示范工地”“绿色施工扬尘治理标杆示范项目”创优目标,采用广联达智慧工地系统、AI蜂鸟盒子等技术对现场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等多方位监测管理,以科技保质量、保安全,不断提升管理品质。

项目利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综合排布,BIM技术,即将施工的建筑和机电设备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BIM技术中具有可视化模型及碰撞检测功能,对现有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发生碰撞及时调整,从而减少了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工程安装的一次成功率,从而达到工程对标高及施工质量的高要求。项目获得第四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优秀奖,“金标杯”BIM/CIM应用成熟度优秀成果三等成果。
“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及“防坠落安全绳锁”为施工助力。为保证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安全,在升降机操作室安装了“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包括人员识别、超载保护、高度检测、速度检测、风向风速检测、关门检测、断电保护、防坠器检测、人数识别、运行抓拍等12项功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员识别功能,俗称“人脸识别”,它有效的杜绝了非电梯司机私自开行施工电梯现象。另外,项目微小型电瓶车的使用率较高,项目针对微小型电瓶车在施工电梯里加装了防坠落安全绳锁,可以有效防止因操作不慎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

项目获得荣誉。2021年获得乌鲁木齐市建筑领域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通过乌鲁木齐市、自治区两级文明工地;自治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标准化工地;获得中建新疆建工“青年安全示范岗”“优秀项目部”、安康杯“优胜单位”荣誉;中建新疆建工一建“红色基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2022年获得一建“攻坚党员突击队”、“青年创效团队”荣誉。
该项目作为乌鲁木齐市重点民生工程,是一所以老年病诊疗与康养并重、医养结合服务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管理“五位一体”的综合医院,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为新疆医学人才储备提供优良的孵化基地和实操实训试练基地,为全区教学、医疗方面能力培训的提升创造场地,将填补自治区级公立老年病医院的空白。(王华 杨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