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2亿!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实现招商引资“全年红”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9日电(朱景朝)今年1—10月,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62亿元,工业到位资金35.06亿元,同比增长181.38%,宝缦家纺、支云纺织、邓州永泰等一批行业50强企业纷纷落地,纺织家纺、锂离子电池、光电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链集群显现雏形,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传统基础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成势。

科学谋划产业发展
按照“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思路,喀什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445”产业发展方向,聚力打造纺织家纺、数字经济、锂离子电池、无人机、电子组装5条地标产业链,轻工机械、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智能装备4条优势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软件开发3条未来产业链,建立产业链梯次培育格局,不断增强产业影响力、支撑力和爆发力。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招引落地纺纱、织布、家纺等纺织家纺产业类企业12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电子组装类产业企业11家,网络通讯、数据标注等数字经济产业类企业11家,无人机、电梯等装备制造类企业40家。

积极抓好产业链招商
今年以来,喀什经济开发区细致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紧紧围绕弱链、断链、缺链环节,精准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重点招引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中下游、关联配套企业等,构建起“链主”企业带动、单项冠军企业跟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打造纺织家纺、电子信息类产业链集群11个,项目全面达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年创产值220亿元以上。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喀什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园区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服务理念,加压加力加速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南疆地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改进政务服务流程,实现一般企业开办主要事项可以一次申报,一次办结;不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并联审批”等改革。二是提升行政服务大厅服务水平,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办理方式。三是做好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园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四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配强帮办代办专班力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服务,做到事前全方位咨询导服、事中全链条帮办代办、事后全流程服务跟踪。今年以来,先后帮助59家企业办理营业执照、项目备案等手续149项,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
喀什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刘国表示:“我们将深刻把握开发区面临的战略叠加机遇期、提质转型攻坚期、跨越发展突破期的特殊形势,积极利用产业援疆优势,变‘上菜式’招商为‘点菜式’招商;围绕电子组装、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生物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逐一梳理援疆省市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目标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积极争取援疆省市支持,协助做好项目招引,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