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精河这十年|做好绿色篇章 精河县综合防护林体系成效显著

精河这十年|做好绿色篇章 精河县综合防护林体系成效显著

2022-10-15 20:01:26 来源:精河县融媒体中心

  十载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精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让精河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谱写出生态文明建设精河新篇章。

  农区防护显成效

  精河县位于阿拉套山风口线上,地处艾比湖流域的生态敏感地段,过去,县域植被覆盖较差,狂风呼啸地吹过毫无阻挡的艾比湖,遇上春播时节,地膜都会被大风掀翻。

  十年来,精河县始终将农田防护林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不断努力,全县30余万亩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不仅有效遏制风沙的侵袭,也让一些低产低质农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农牧民经济收入显著增加。

  眼下,精河县95万亩棉花进入大面积采收期,在茫丁乡蘑菇滩村的棉田里机声隆隆,大型采棉机来回穿梭,完成采摘、压缩、打包等工序。“与往年相比,今年棉花采收工作提前了5天,产量也有所提高,有望突破450公斤/亩。”棉农闫斌告诉记者,今年入春以来天气良好,没有大风天气,出苗率达96%以上,全年温度、湿度非常适宜棉花生长,又赶上一个丰收年。

  沙海变桑田

  得益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不仅仅是农区,在精河县有着总面积近20万亩的流动沙漠——乌兰旦达盖沙漠。据周边群众回忆,过去每到刮风的季节,风卷黄沙弥漫天。

  为避免黄沙湮没这片土地,精河县及相关部门开启了防风治沙行动,封沙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在沙漠边缘地带营造了2万余亩的防风固沙林,使土地荒漠化、沙化得到有效控制。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一个理念也逐步明确:不仅要防沙固沙,更要治沙用沙。

  2013年,精河县积极探索乌兰旦达盖沙漠治理新方式,引进了新疆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沙漠里种植蛋白桑。“蛋白桑抗寒抗旱、防风固沙。桑果还可鲜食或制成饮料,桑叶可以制成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该公司负责人刘吉发说。

  如今,在乌兰旦达盖沙漠边缘,2万多亩的蛋白桑林不仅实现了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还吸纳了周边农牧民长期就业。桑林每年产出的桑叶、桑葚等产品经过加工,年产值上千万元;桑林遮挡了风沙,周边农户的葡萄等作物也能免受风沙侵扰。10万余亩枸杞已经成为精河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枸杞产品畅销国内外。与此同时,沙漠的自然风光,正在成为当地一张旅游新名片。各项沙漠旅游项目越来越受欢迎,成功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曾经苦于风沙侵扰的人们,如今“点沙成金”,端牢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探索出了一条人沙共生的生态治理新路径。

  宜居水韵新城

  近年来,精河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水清”“水活”“水美”的宜居水韵新城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绿色生态家园。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园林县城……一项项荣誉,既是对精河县生态家园建设的褒奖,也是对实现绿色发展的生动见证。

  初秋的蓝湾水韵主题广场,草木葳蕤、碧波粼粼,游人踩着蜿蜒的栈道观光、游玩,徜徉于这蓝天碧水间。“现在的县城,花草更绿、河水更清,家乡越来越美了。”居民刘丛荣见证了精河县城这些年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今,蓝湾水韵主题广场已成为居民游客休闲游览的“打卡地”和城市的“后花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仅是精河县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精河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的基础上,采取多举措,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农田牧场防护林,逐步形成乔灌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种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截至目前,精河县已累计造林面积13.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9%,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达38%和36.5%,在城市外围初步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综合防护体系和稳定的内部生态防护体系,有效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林木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能力,为全县各族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文/刘新佳

  图/精河县融媒体中心图库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可信网站验证]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2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